双色球中三个

双色球中三个

科教处首页

院级培训

推开虚掩的门——为成为合格的“临床带教老师”而努力

作者:陈磊
字号: + - 14

近期,我有幸作为“临床带教老师”参加了医院教育部组织的《以提升医师岗位胜任力为目标的教学病例讨论》师资培训班。回顾这1个多月的学习,我感受颇多,深觉自身不足,现将感触最深的几点记录如下,供后期教学实践参考。

d7cd18ce276ca72e2752f6b89dc2cbe.jpg

此次线下培训工作坊大致内容有以下三个方面:一、教学病例讨论设计,以临床知识为基础,以真实病例做引导,帮助年轻的临床医师建立正确的临床思维;二、规范教学病例讨论步骤,主要分为选取合适病例、设计讨论问题、确定教学目标、控制给出信息、促进表达意见、及时精准反馈六个步骤;三、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临床带教医师,能够出色的胜任临床工作并不代表可以合格的完成临床带教工作,真正意义上的临床带教老师,不仅是一个临床工作高手,更是一个会培养新手小白的高手。

在我既往带教的过程中,选取病例、确定目标、控制信息三个方面没有太大障碍。在促进表达上面,我意识到自己存在问题,但是苦于没有解决方法;在设计讨论问题上,我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局限性;至于所谓的及时精准反馈,我更是从未听说过。

首先,在以往的带教中,我从未意识到自己在设计讨论问题方面存在遗漏。我总是认为根据临床病案设计出来的问题,无外乎就是临床诊断、如何推断、诊断依据、相关检查等问题。而且在我的职业医师生涯中,我所接触的课程和病案分析考试都是这个思路。然而,这次学习使我深刻意识到我的疏漏之处在于:人和人的理解能力是不一样的,学生和学生的起步水准也是不一样的!那如何弥补这个疏漏呢?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的陈志桥老师给了我一个思路——换位思考。

4e8fa2c6a1fd14154622beba1dfcd36.png

同样是有驾照的司机,为何新手三年内不能上高速?这是因为他的应变反应和“老”司机是不一样的。现在很多医学大咖呼吁医学生暂时不要上前线采集核酸,也是因为医学生还没有形成固有的自我防护意识。

同样的道理,在我的潜意识里面,我总是认为自己设计的问题很简单呀,很容易推理呀。这是因为我已经形成了临床工作条件反射,但是年轻医师还不具备这个能力。所以,我的设计从一开始就有了难度,导致学生有诸多困惑。学习区间分为舒适区、学习区和恐惧区,一旦恐惧区过多,教学效果肯定会下降。

其次,在如何促进表达方面,这次培训给了我很好的启发。通过现场教学,陈志桥老师为我们演示了互动讨论式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。我模仿着陈老师的临床教学,指导小组讨论和分析。在我以为已经做的很好了的时候,陈老师没有直接点评我做的是对是错,而是用一种包容、宽容的态度,多次提问我。他告诉我们人和人之间有三层“冰”,有隔阂和提防情绪存在。作为教学指导老师,我们需要调动气氛,需要把情绪、同学之间、老师与同学之间的三层冰破除,以无错区的心态看待问题。当我们把无错区的理念融入课堂,教学的气氛将变得活跃而欢乐。

40c8b4c69b10cbdbd99a546f1ddd31c.jpg

在这次培训过程中,我具有双重身份,既是本次课程的“学员”,也是今后教导年轻医生的老师。作为“学员”,我深刻感受到一个不善于“教学”的带教老师,不仅无法在学医之路上正确引导我,还可能会打击我学习的积极性;作为“老师”,我学会了如何提问、引导学员,学会了如何破冰、调动气氛,意识到自我认知的局限性,也意识到临床带教需要的是教与练,而非一味地输出、教授。

一切过往,皆是序章。在接下来的临床带教中,我将注重激发学员的自主性,鼓励学员主动领悟学习临床知识。教育是互通的,医学的教育也是“人”的教育,我要不断汲取教学领域的精华,反思自我的教学行为,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持续成长,期待自己能够成为学生眼中“合格”的带教老师!

661df28871d0760eee53e02c12df716.jpg 

据教育部介绍,本次培训共分为3期课程,第1期是“亚心教学能力展示”小型工作坊,我院内外科临床医师组成两个团队,向外院培训导师展示我院教学病例讨论的日常。第2期为网络直播系列课程,从培养正确的“临床思维现代观”入门,到如何做好“高质量教学病例讨论的案例设计”,以及怎样“结合教学设计进行清晰地说课”,帮助临床医师梳理教学讨论设计的整体思路。第3期课程为“教学病例讨论线下工作坊”,为了使课程内容能够学以致用,外院培训导师对大家进行“手把手”教学。本次培训得到了参与医师的一致好评,我院医师的专业能力也得到了外院导师的积极肯定。